我们的祖先很早对蜜蜂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从蜜蜂文字形成、古代对蜜蜂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蜂王、雄蜂、工蜂等众多生动的文字记载和描述中便可得知。
公元100—121年,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蜜”为“蜂甘饴也”,解释“蜂”为“飞虫蜇人者”,在这里许慎已将蜂会酿甜蜜、蜂会蜜人说得再明白不过。李时珍《本草纲目》释“蜂”为“蜂尾垂锋、故谓之蜂”。另外,据考古学査证,早在三四千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蜜”和“蜂”的文字记载,而在1300年前就出现“蜜蜂”两字连用。从上述的引例充分说明,我们古人对蜜蜂早就有所认识。
对于蜜蜂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认识方面,我们祖先更有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描述了蜜蜂体色“其蜂黑色似虻”。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嗅花则以须代鼻”。此处描述表示了作者已观察到蜜蜂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公元1184年(南宋)罗愿《尔雅翼》记载:“取花须上粉,置两碑”和《本草纲目》记载的“采花则以股抱之”,这里的“髀”和“股”皆指蜜蜂的大腿,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工蜂是用其后足携带花粉。
更令人折服的是,3~4世纪(晋)郭璞在他撰著的《蜜蜂赋》中,生动地描述蜜蜂筑巢环境、采集习性、蜂巢结构、巢门朝向、守卫蜂巢、自然分蜂、酿制蜂蜜等生物习性及蜂产品的功效。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较全面掲示蜜蜂王国奥秘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