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早就受到人类的关注,与宗教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几大教的典故中都提及蜜蜂,都备受尊崇。蜜蜂后来引起人类的关爱和利用,应归功于它对大自然的杰出贡献和智慧的社会性生活,其功德和经典,一直被人们传诵和引用。佛典有一则关于蜜蜂的精彩故事,不妨一读。
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佛陀经常慈悲垂示弟子: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须发精进勇猛的道心,不断思惟所听闻的道理,反复薰修,使其根深蒂固;不但如此,还要身体力行地落实,才能渐渐破除自己劫来的烦恼与染垢,恢复本来清净的法身。
有一天,佛陀对大众开示了一桩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
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旨要义。这时有两位比丘,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法要。法会上聚集的大众,上至诸天天人,下至大地一切众生,都前往聆听,会场充满了祥和与光明。
精进辨比丘专注听说法,刹那间忽然彻悟,当下证得菩萨的果位,具足了六大神通。一旁的德乐止比丘,总是提不起精进修行的动力。精进辨走到苦撑着眼皮的德乐止面前说:“德乐止!德乐止!别再睡了!千万亿年之久,才能遇到佛陀住世,因缘实在难遇,要赶快修行。如果让时间从瞌睡中空过,这辈子如何解脱生死呢?要时时自我勉励,早求明心见性才是。”
德乐止听了有些省悟。日后,常见他抖擞精神地在菩提树下修行。但是,时间久了,眼皮又沉重了,瞌睡虫好像挥之不去的苍蝇一般,实在很难克制。德乐止为了治想睡的烦恼,于是走到泉水边的石头上结跏趺坐。他认真地端正姿势,调整呼吸,告诉自己:“这次绝对不再睡了!”渐渐地,睡魔又悄悄占据心头,身体开始晃动,这正巧被精进辨看到。
精进辨知道德乐止是在努力的改变自己,但由于累生累劫累积的习气非常厚重难除。精进辨显发神通,化身为一只蜜蜂王。它鼓动着小翅膀,发出嗡嗡的声音,朝着德乐止的眼睛直飞过去,好像就要蜇他的眼睛似的。德乐止勉强地与瞌睡进行拉锯战,眯着的双眼忽然一睁!又开始用功。
渐渐地,他又想睡了!蜜蜂王俯身下飞,从他的袖口飞进去,从腋下钻到小腹,小力刺了他一下。
“啊!好痛!”德乐止感觉到痛楚,一下子惊醒过来,精神陡然振作。
那只蜜蜂从袖口飞出,停在附近一朵花上。水边花儿娇美的绽放着,浓郁的馨香随风飘来。蜜蜂王停在鲜粉色的荷花瓣上,吸食着甘甜的花蜜,饱食后的它假装睡着了。风徐徐吹过,花儿迎风摇曳,蜜蜂王连翻带滚地掉落到泥沼中,又奋力飞出泥沼,将身体洗净。德乐止见着这般情景,心中忽然有些体会,他向蜜蜂王说了一偈:
如何堕泥中,如是为无黯。
自污其身体,败其甘露味。
不宜久住中,求出则不能。
尔乃复得出,如是甚勤苦。
蜜蜂王听了,便飞上花瓣,对德乐止也说了一偈:
佛者譬甘露,不当有懈怠。
五道生死海,爱欲所缠裹。
日出众华开,日没华还合。
值见如来世,除去睡阴盖。
深法之要慧,其现有智者。
善权之所度,而现此变化。
听闻无厌足,无益于一切。
譬如堕污泥,无智为甚迷。
譬佛之色身,世尊般涅盘。
当勤精进受,莫呼佛常在。
不以色因缘,当知为善权。
有益不唐举,亦以一切故。
惭愧的德乐止听了,心中大放光明,才知道蜜蜂是菩萨的化身。终于明白,蜜蜂王作势蜇他,是为了帮助自己提起修行的道心;而示现贪吃、昏沉、陷于泥沼,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不认真修行的果报,好比现在自己的处境一般。德乐止由衷地感恩蜜蜂王的巧智,真正是菩萨的大慈大悲,处处引导着自己向前迈进。此刻,德乐止已不再为昏沉烦恼所障碍,每天认真禅坐、经行、精进不懈,很快就证到圣人果位。
释迦牟尼佛说:“其实,精进辨就是我的前生,德乐止就是弥勒尊佛。”这则精彩的蜜蜂故事,会引起我们些什么思考?在昆虫大家族中,在动物大千世界中,这则故事为何就只选上蜜蜂?
其实,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都是倡导伦常、道德、善行、爱心、慈悲。佛教的核心道德价值是“利他”的,即“无我”精神,这正与蜜蜂精神契合。在“无我”精神世界中,蜜蜂是人类的榜样。蜜蜂王国所有“公民”的等级和分工都格外明显,每个成员都在努力工作,所有的工蜂都是利他主义者或叫集体主义者。为了群体利益,勤劳奉献一生,甘愿放弃生育,缩短自己寿命。雄蜂虽然“游手好闲”,但为了繁衍后代也作出了巨大牺牲,而且十分悲壮。而蜂王虽然吃得好,寿命长,但她担负着生育机器和最高统帅的重大责任。生物群中甘愿如此牺牲的例子真是少见,令人赞叹不已,而蜜蜂就能做到这一点。
蜜蜂对于人类,更是利他主义者。通过授粉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人类食物来源。蜂产品犹如一个丰富的营养库,改善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水平。
鲁迅曾赞扬过牛的奉献精神:“吃得是草,挤出来的是血和奶”,而蜜蜂连草也不用消耗,只采花粉,为全世界的植物、动物、人类的食物链,作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这种极低消耗和污染——几乎为零的物种,全世界罕见。
蜜蜂精神,在当下突显“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应大力、广泛、持久地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