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蜜蜂饲养较早,根据周尧教授对甲骨文的研究推断,在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324年〜公元前1066年)已有养蜂活动。
公元30年前(战国〜西汉之末),《山海经•中次六经》记述“平逢之山,有神人焉,……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帷蜂蜜之庐。”这是我国f早的养蜂记载。
公元3世纪,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有“远友诸山出蜜错处,其处人家有养蜂者。其法以木为器,或十斛五斛,开小孔容蜂出入,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檐前或庭下,春月此蜂将作巢生育”的记载,其中“木器”即为当时的蜂窝,而“小孔”即为巢门。
公元420年〜479年,南朝郑辑之的《永嘉地记》中有“七八月常有蜜蜂群过,有—蜂先飞,觅止泊处,人知辄纳木桶中。以密涂桶。飞者闻蜜气或停。不过三四来,便举群悉至”的记载,其中“木桶”即是蜂窝,涂上蜂蜜后用于诱蜂。
公元779年〜843年,唐朝贾岛的《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第302卷“蜜部选”中有“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的记载,其中“凿石养蜂”说明了当时人们还采用石制蜂窝饲养蜜蜂。
公元1030年〜1100年,北宋苏轼的《收蜜蜂》诗曰:“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能与蜂语言。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裹闹如市,坌入竹屋新具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艾”是一种艾草,点燃后其烟能驱蜂;“布囊包裹”为用于装收捕到的蜂群的袋子;“竹屋”为采用竹篾编成的蜂窝或竹竿制成的蜂窝;“小窗”为蜂窝的巢门。
公元1313年,元朝王桢的《农书》中描述了收捕分蜂群的情况:“以杆髙悬,笠帽召之4三面撒水扬尘阻其出路蜂自避入笠中,收之,渐时歇定,将笠装于布袋悬空处,至晚移停桶内”。“笠帽”为当时的收蜂笼;“桶”为当时的蜂窝。
公元1350年〜1365年,刘基的《郁离子•灵邱丈人》对一个专业蜂场有这样的叙述:“园有庐,庐有守。刳木以为蜂之宫,其置也,疏密有行,新旧有次,坐有方,铺有向,视其生息,调其喧寒,以恐其架构,如其生发,蕃而折之,寡则哀之,去其蛛蟊蚍蝣,称其土蜂绳豹,夏无烈日,冬不凝澌,飘风吹而不摇,淋雨沃而不溃,其分蜜也,分其赢而已矣,不竭其力也,丈人于是足不出户,而坐收其利”。“刳木以为蜂之宫”说明当时采用树段挖空制成蜂窝养蜂。这些传统养蜂不但在史料中可以得到考证,而且至今在我国一些偏僻山区还往往可以见到。如在甘肃省南部,用树段做的蜂巢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