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河南省嵩县大章镇小章村的山沟最深处,81岁的董学大爷用塑料布遮盖晾晒的油菜杆。“要说也锤过两遍,不会再有啥了,老懒,别人家早就弄完了,我是想起来了摊开晒晒,忙起来就忘了。今年油菜籽不好,打不下多少东西……”还没盖完,豆大的雨滴就砸在地面上,印成一朵一朵梅花。
董大爷晒油菜籽的地方是儿子家,他自己的房子在镇上。“要说住的地方可多,娃子们出去打工了,房子闲着,公家分的扶贫房子在街上,俺孙子在那儿住着。我是养了一辈子蜂,喜欢这小东西,就没有出去。不敢跟你说,咱老笨,尽管看了一辈子蜂,也没啥长进,怕蜂跑,在蜂场边上搭了个庵子……”
阵雨很快停了,董大爷带着作者一行,到村子边上,参观他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蜂场。“养蜂是耍的,俺爷爷就养蜂,那时候没有白糖,再说蜂糖也是备方(农村把蜂蜜当药引,称备方),多少养点,喝个甜水水。前年不中,蜂群害病,我几十箱呢,都糟蹋了,最后就留下了不到十窝,经过这两年恢复,现在有40来箱,我估摸着,今年能发展到50箱。”
董大爷的蜂场在村子边上的树林里,远远看过去,很是壮观。“你别看箱子不少,有的里面没有蜂。”董大爷很憨厚的笑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咱不弄那虚头巴脑的。坡上树都长起来了,花不多,我一年也就能割一百来斤,遇上光景好了,能收二百来斤糖。”
地边上是几间窝棚,大爷告诉作者,这些窝棚不是住人的,以前有体力的时候,养过几头猪,正对面的那一间里面,放着杂七杂八的农具。“咱农民家,棍棍棒棒的多,啥没地方放也不行。边上这块地是我的,赖好有两间庵子,种地家伙不用大老远往家里拿。”
“原来吧,咱这个村子还不是最后一个,沟脑,还有几户人家。现在,俺这个村儿总共还剩7口人。我给你说说都是谁啊,上头竹园边上那一家娘仨,刚才路过那一家,80多的老婆儿和她娃子,再有就是俺老俩。你看看,以前热热闹闹一个村子,现在就剩这几个了……”门锁生锈了,不好开。大妈说:“你不锁门算了,开一回难开死了。”大爷笑了笑:“里头没啥东西,这锁头也不中,手劲大的拽一下就能拽开,有个锁就是锁锁畜生,锁不住人。”
董大爷从棚子里搬出来一个竹篮,里面有十余种工具。大爷逐一介绍:用没齿了的手锯打磨的割刀,钢筋砸扁制作的长柄弯刀,小药锄改成的蜂王王台切割铲,加了铁管加力杆的虎头钳……大娘在边上笑了:“显摆,来个人你就跟人家显摆,人家现在外头买那都是不锈钢的,你看你这,黑乎乎的,赶紧收起来,不丢人吧。”面对大娘的数落,大爷呵呵一笑,把篮子放进棚子,带我们到蜂箱边上。
蜂箱上都用粉笔标注着日期,有的蜂箱上还写了两三个日期。董大爷指着数字说:“上年纪了,没记性,写上标记,就知道这窝蜂是啥情况。你比如说这一窝,是3月14号合并转移到这一个箱子里面的,到了4月12号,我看见里面有俩王台,这窝蜂蜂群还不小,16号分了一次群,现在变成两窝了。”
“年轻时候就喜欢耍,养了五六十年蜂,咱这儿养蜂的人家多,收不了多少糖。这两年不是扶贫,各村都发展养蜂,俺亲戚给我说,让多发展蜂群,有哪些村子需要了,可以卖一些蜂给他们。咱这儿蜜源不行,旧县、黄庄那边山上蜜源好,还可以发展养蜂。”董大爷养蜂的经验是传统的固定箱养殖办法,最近有不少山外的人来找他,希望改成现代化的活箱养殖
董大爷晒油菜籽的地方是儿子家,他自己的房子在镇上。“要说住的地方可多,娃子们出去打工了,房子闲着,公家分的扶贫房子在街上,俺孙子在那儿住着。我是养了一辈子蜂,喜欢这小东西,就没有出去。不敢跟你说,咱老笨,尽管看了一辈子蜂,也没啥长进,怕蜂跑,在蜂场边上搭了个庵子……”
阵雨很快停了,董大爷带着作者一行,到村子边上,参观他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蜂场。“养蜂是耍的,俺爷爷就养蜂,那时候没有白糖,再说蜂糖也是备方(农村把蜂蜜当药引,称备方),多少养点,喝个甜水水。前年不中,蜂群害病,我几十箱呢,都糟蹋了,最后就留下了不到十窝,经过这两年恢复,现在有40来箱,我估摸着,今年能发展到50箱。”
董大爷的蜂场在村子边上的树林里,远远看过去,很是壮观。“你别看箱子不少,有的里面没有蜂。”董大爷很憨厚的笑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咱不弄那虚头巴脑的。坡上树都长起来了,花不多,我一年也就能割一百来斤,遇上光景好了,能收二百来斤糖。”
地边上是几间窝棚,大爷告诉作者,这些窝棚不是住人的,以前有体力的时候,养过几头猪,正对面的那一间里面,放着杂七杂八的农具。“咱农民家,棍棍棒棒的多,啥没地方放也不行。边上这块地是我的,赖好有两间庵子,种地家伙不用大老远往家里拿。”
“原来吧,咱这个村子还不是最后一个,沟脑,还有几户人家。现在,俺这个村儿总共还剩7口人。我给你说说都是谁啊,上头竹园边上那一家娘仨,刚才路过那一家,80多的老婆儿和她娃子,再有就是俺老俩。你看看,以前热热闹闹一个村子,现在就剩这几个了……”门锁生锈了,不好开。大妈说:“你不锁门算了,开一回难开死了。”大爷笑了笑:“里头没啥东西,这锁头也不中,手劲大的拽一下就能拽开,有个锁就是锁锁畜生,锁不住人。”
董大爷从棚子里搬出来一个竹篮,里面有十余种工具。大爷逐一介绍:用没齿了的手锯打磨的割刀,钢筋砸扁制作的长柄弯刀,小药锄改成的蜂王王台切割铲,加了铁管加力杆的虎头钳……大娘在边上笑了:“显摆,来个人你就跟人家显摆,人家现在外头买那都是不锈钢的,你看你这,黑乎乎的,赶紧收起来,不丢人吧。”面对大娘的数落,大爷呵呵一笑,把篮子放进棚子,带我们到蜂箱边上。
蜂箱上都用粉笔标注着日期,有的蜂箱上还写了两三个日期。董大爷指着数字说:“上年纪了,没记性,写上标记,就知道这窝蜂是啥情况。你比如说这一窝,是3月14号合并转移到这一个箱子里面的,到了4月12号,我看见里面有俩王台,这窝蜂蜂群还不小,16号分了一次群,现在变成两窝了。”
“年轻时候就喜欢耍,养了五六十年蜂,咱这儿养蜂的人家多,收不了多少糖。这两年不是扶贫,各村都发展养蜂,俺亲戚给我说,让多发展蜂群,有哪些村子需要了,可以卖一些蜂给他们。咱这儿蜜源不行,旧县、黄庄那边山上蜜源好,还可以发展养蜂。”董大爷养蜂的经验是传统的固定箱养殖办法,最近有不少山外的人来找他,希望改成现代化的活箱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