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蜜蜂中,与遗传相关的蜂群成员天生就具有蜂群特异性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特征,可作为信息素巢状识别线索。
然而,尽管蜂群内部的相关性很高,但单个蜂群成员固有的菌落特异性化学标记的先天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菌落的环境,而不是仅仅依靠巢伙伴共享的遗传变异。
因此,令人困惑的是,非基因因素如何驱动同一殖民地成员共有的定量性状的先天发展。
在这里,科学家们通过显示蜜蜂中的巢式识别提示(至少部分地由各个菌落成员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组的共有特征)来定义非基因因素,从而为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这些结果说明了宿主-微生物组相互作用作为动物行为特征变化的来原的重要性。
社会团体的完整性和健壮性要求个人具有可靠地认识并展现团体成员身份的线索的能力。 通过类似于多细胞生物如何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自我识别以识别和防止病原体入侵的过程,动物社会团体已经发展了团体成员识别机制,以防止资源入侵等无关个体,掠食性动物,掠食者, 和寄生虫。 然而,人们对在社会团体层面上认可成员的机制还没有很好的理解。
社会昆虫群落代表着一种极端的社会生活方式,这使其成为研究调节和维持团体成员和完整性的机制的理想系统。 社交昆虫通常依赖表皮碳氢化合物(CHC)的特定于菌落的混合物作为信息素线索,表示菌落的组成。
然而,尽管菌落成员之间具有高度的遗传相关性,但许多社会昆虫物种中的巢蚁识别线索似乎是独立于菌落特异性遗传变异而定义的。
相反,它们主要由殖民地和/或共有的社会环境衍生的因素定义。 当前的模型表明,巢恋识别线索是通过“格式塔”机制产生的,个体产生CHC,然后在个体之间转移和均质化,从而每个蜂群成员均携带平均CHC谱。
但是,最近在某些物种中的证据表明,该昆虫固有地产生了特定于蜂群的CHC谱,而不是由蜂群水平的格式塔造成的。这导致蜜蜂不会迷路,也不会找不到他们的家。
可是,令人困惑的是,环境因素如何驱动固有的生物合成途径,以产生牢固的菌落特异性CHC信号,该信号由菌落成员共享,而与它们的遗传相关性无关。
在这里,科学家测试的假设是,蜂群中的菌落特异性巢式识别提示是由菌落特异性肠道微生物群落定义的。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得出了菌落特异性肠道微生物群落是通过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来影响整个蜂群的发展的,且通过衡量菌群的数量来判断CHC对不同种群各种条件的蜜蜂的影响。
在这个概念下,种群水平的遗传变异是动物宿主及其相关微生物的基因组变异的产物。 因此,观察到的宿主表型的变化,例如识别提示,实际上可能是由微生物组的变化引起的。 对多种动物物种的研究支持共生微生物在驱动宿主化学识别线索方面的作用)。
因此,有可能来自不同社会昆虫群落的个体的化学特征差异主要是由群落水平上跨菌落的微生物群落水平引起的。 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械解释,说明了为什么巢伴侣识别提示的发展似乎遵循遗传确定的性状的规则,却不依赖于蜜蜂群体成员之间的实际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