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王群出现一侧蜂多,一侧蜂少的现象叫做“群势偏集”。有偏集就得纠偏,否则,会强则愈强,弱则愈弱,将影响发展和生产。
1 导致偏集原因
蜂王因素:1)老少王同箱,老王产卵力差,蜂群发展慢、群势弱;新王产卵力强,蜂群发展快,群势壮。2)优劣王同箱,优质王产卵快,蜂多群壮;劣质王产卵慢,蜂少群弱。
群势因素:春繁一开始群势就不平衡,蜂多的一侧繁蜂速度快,蜂少的一侧越繁蜂越少。
季节因素:实践证明,晚秋蜂群偏集尤其突出,哪一侧蜂多,蜜蜂愈是喜欢往哪一侧密集,结果导致蜂多的一侧 4 框蜂还有余,蜂少的一侧 3 框蜂也不足。
巢门因素:因双王群巢门间距近 (8 cm 左右)返巢蜂很容易错投巢门,久而久之形成群势偏集。
风力因素:返巢蜂有被大风吹向一侧的可能,时间长了,会出现一侧蜂多,一侧蜂少的现象。
人为因素:管理不善、措施不当,也会造成群势偏集。
2 纠正偏集方法
从蜂王着手:蜂王是一群之母,对蜂群的发展起主要作用,因此蜂王年龄之差别、质量之差别,均会造成产卵力不平衡,导致群势出现有强有弱。所以把蜂王年龄、质量调为基本一致,是克制群势偏集的主要条件。
从群势着手:群势是蜂群发展的基础,所以春繁开始就要把调平群势作为重中之重,务必达到每侧不能少于 3 框蜂,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抖蜂纠偏:从强的一侧提出蜂多的脾,将蜂抖给弱的一侧,一次不行两次,调平衡为止。
调脾纠偏:从强的一侧提出蜂多的封盖脾,与弱侧的卵虫脾进行对调,达到群势平衡为止。
互换巢居:将弱的一侧蜂群搬到强的一侧定居,把强的一侧蜂群搬到弱的一侧定居。如此互换巢居,也就互换了返巢蜂的投向,弱侧区投进的蜂自然会多,利用这一办法达到纠偏之目的。
木板纠偏:用一块木板斜挡在群强一侧巢门前,使强的一侧巢门少露些,弱侧巢门多露些。这样,返巢蜂自然就会投入弱侧巢门。连续 6~8 天,即能纠正其偏集的状况,此时再拿掉木板,2 个巢门的投入蜂基本可以持平。
打破群界:如果本群无能为力,可从别处调蜂,抖给所需群弱的一侧,1 次不行 2 次,但应适可而止。
解散群体:提出带蜂巢脾,分别抖蜂于所需群弱侧。分掉一群,可纠正多群。
3 结束语
双王群偏集,有轻度、重度和一般之分,要“对症施治”、有的放矢。
纠偏是助弱促壮工程,重点宜放在越冬前夕和春繁开始时,这样调脾、抖蜂都安全,蜜蜂警戒性低,可以放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