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蜂是中华蜜蜂在西藏地区结合当地气候所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及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察隅河等河流地带,以林芝和山南地区为主产区,是我国中蜂在高原地区的衍生品种,那么西藏中蜂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西藏中蜂吧!
地理分布
西藏中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地区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及察隅河、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等沿岸地区,平均海拔在2000~4000米之间,其中又以林芝地区的墨脱、察隅和山南地区的错那等县域分布最为密集,另外,在云南西北部的迪庆地区、怒江地区的北部也有零星分布,但基本上均以高原地区分布为主。
外观特征
西藏地区有高海拔、低温的气候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出现西藏中蜂个头偏大,体色较深的特点,其翅和喙均较长,工蜂体长在11~12mm,外观呈现灰黄色或灰黑色,其腹部第三腹节背板常伴有黄色带,第三腹节背板长度超过4mm但小于4.38mm,第四腹节背板伴有黑色,第四、五、六腹节背板后缘处伴有黄色绒毛带,第五腹节背板狭长。
生活习性
西藏中蜂能很好的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其迁徙习性较强,有较强的分蜂性,因此群势规模一般较小,采集力不是太理想,因高海拔低寒的气候特点,西藏中蜂有着极强的耐寒性,与滇南中蜂相比,西藏中蜂的翅膀和喙器都比较较长、体色更黑、个头较大且腹宽大,但因生产性能不是太高,所以人工饲养的比较少,所以大部分西藏中蜂均处于野生状态。
品种优势
西藏中蜂多为定地饲养,这也是中蜂的一大饲养特点,绝大多数蜂群用传统土法饲养,人工环境中有的使用活框箱饲养,其生产性能和蜂蜜产量都不高。传统方式饲养的西藏中蜂年平均产蜜5~10千克/群/年,如果改用现代活框箱饲养方式,可提高产量到10~15千克/群/年。
种群现状
目前,我国的西藏中蜂基本上是处于野生状态,其蜂群群体数量暂时没有一个详实的官方统计,粗布估算可能在10万群左右,而人工养殖环境下西藏中蜂目前蜂群保有量约在2000群上下。近些年来,由于农业种植规模的增大,农药使用频率也逐步增高,加之其他蜂种的饲养以及病害的影响,西藏中蜂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种群的保护已经到了濒危的地步。
总结:西藏中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难见到的蜂种,因适合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其耐寒性较好,与东北黑蜂有一比,但因产量和采集能力欠佳,所以在人工饲养的基础不是太好,目前大部分西藏中蜂处于野生状态,群体规模也较小,需要更多的人为保护这一濒危的地方品种。
蜜蜂养殖网推荐更多相关精彩文章介绍:养蜂资讯,蜜蜂知识,养蜂技术,养蜂视频,蜜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