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病是因为蜂巢中间生巢虫了,巢虫在中间活动,造成白头蛹,有成片的,有成条壮的,中蜂养殖过程中,尽量淘汰老脾,老脾是最容易生巢去的,平常要蜂多于脾,选择抗巢虫能力强的做种。
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是鳞翅目、螟蛾科、蜡螟亚科的昆虫,是蜜蜂巢虫的幼虫,会危害毛皮和植物。翅展20~40毫米。成虫头部和胸部红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褐色,翅面有黑褐色鳞毛,翅后缘的鳞毛较多。翅端有4条短灰白色斜线。后翅灰白色,翅顶端颜色稍暗。
蜡螟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它的分布主要受长期寒冷的限制。在高海拔地区,大蜡螟没有或很少发生。而在东南亚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大蜡螟危害相当严重。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均有记载。蜡螟的幼虫又称巢虫、绵虫、隧道虫。在蜜蜂巢内取食蜂巢的蜡质,并吐丝造巢扰乱蜜蜂在蜂巢内的正常活动,严重破坏蜂巢的结构,以致迫使蜂群逃逸。成虫羽化后,在傍晚趁工蜂守卫巢口不备之机,潜入蜂巢内,产卵于蜂巢蜡脾上。幼虫也能危害毛皮和羊毛。年发生1~2代。以蛹越冬。
蜡螟为完全变态昆虫。包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卵呈短卵圆形,长0.3~0.4 mm。表面不光滑。卵颜色初为粉红,后转化乳白,苍白,浅黄,最后变成黄褐色。卵块为单层,卵粒紧密排列。幼虫刚孵化的幼虫呈乳白色,稍大后,背腹面转成灰和深灰色。老熟幼虫体长可达28mm,重量可达240 mg。茧通常是裸露,白色的,但有些茧也会被黑色粪粒或蛀屑包裹。长达12~20 mm,直径5~7 mm。常在箱底和副盖上结茧。蛾颜色呈银白色,而以虫脾为食的蜡螟则呈褐色、深灰或黑色。成虫雌蛾体大,平均重可达169 mg,体长20 nm左右。下唇须向前延伸,使头部成钩状,前翅的前端2/3处呈均匀的黑色,后部1/3处有不规则的亮域或黑区,点缀黑色的条纹与参差的斑点,从背侧看,胸部与头部色淡。雄蛾体较小,重量也较轻。体色比雌蛾淡,前翅顶端外缘有一明显的扇形区,颜色也相对较淡。雌雄蛾的大小和颜色,根据不同幼虫食料变化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