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回升,天气逐渐变暖,许多公园的迎春花、樱花等都竞相绽放,忙碌的人们开始相约郊游、踏青,家长都会带着宝宝去公园赏花、玩耍,在我们开心的同时也要小心它——马蜂。
首先什么是蛰伤?
一些昆虫带有毒刺,毒刺刺入人体引起反应(红斑、瘙痒、风团);有时可通过毒刺排放毒液,毒液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反应(烧灼样痛、组织坏死、全身中毒反应、休克、死亡)。
其次什么是蜂蛰伤?
蜂类昆虫的尾部有刺,可刺入皮肤,并排出毒液而使机体产生反应(烧伤似的疼痛感、红肿、水疱、瘀血点、水肿、剧烈疼痛;有些严重的情况怕冷、发热、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心悸、甚至昏迷、休克)。
为什么蜂的毒液能引起人的皮肤反应?
毒液中含有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
为什么蜂会蛰人?
蜂类一般不主动攻击人,蜜蜂常因儿童的追逐而攻击人类。马蜂(黄蜂)常因人类接近其蜂巢而攻击人类。因此最好避免与蜂类的近距离接触。
马蜂(黄蜂)和蜜蜂的区别是什么?
马蜂一般较蜜蜂个头大,略瘦,尾部尖细,常出现在蜂窝附近的马蜂更易蜇人。蜜蜂常出没于花丛中,体型略胖,体长相对较短,尾部略圆,但也有尖刺。
马蜂(黄蜂)蜇人都会出现中毒症状吗?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中毒症状,有些不敏感的体质,可能仅出现局部的皮肤反应。有些人中毒症状可能会延迟出现,不应忽视。因此被马蜂蛰伤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全身反应,比如发热、恶寒、起风疹、头晕、发热等,及时就医。
孩子被马蜂(黄蜂)蛰了,怎么处理?
马蜂蛰伤容易引发全身反应(怕冷、发烧、头晕、呕吐、恶心、烦躁抽搐、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有血水样泡沫、冷汗虚脱、甚至休克)。
(1)首先仔细检查蛰伤部位,如有蜂刺应小心拔出,局部涂擦肥皂水中和毒液。
(2)如明显感觉瘙痒可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3)如疼痛明显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密切观察,如有全身反应,比如发热、恶寒、起风疹、头晕、发热等,立即就医,切莫拖延。
被蜂类蜇了,该前往哪个科室就诊?
一般情况下应去皮肤科就诊,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抽搐、昏迷、或休克,应立即急诊处理,再请皮肤科会诊。 在就诊时,被蜂蜇伤的病人应描述被什么蛰伤、蛰伤的时间、被几个蜂蛰、具体症状。
被蜂蜇伤后,发生全身反应(发烧、呕吐、抽搐),该如何治疗?
(1)首先检查患处,取出遗留的断刺,吸出毒液,涂擦虫咬皮炎药水;
(2)可口服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也可肌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以缓解症状。
这些都需要在医院进行操作,因此出现全身反应应及时就医。
孩子被马蜂(黄蜂)蛰的昏迷了,会不会有后遗症?
(1)马蜂蛰伤严重者,可出现怕冷、发热、头晕、呕吐等全身症状,更甚者可能出现抽搐、虚脱、昏迷、休克。
(2)孩子被马蜂蛰伤,应及时就医。就算昏迷了,一般经过积极治疗会痊愈,不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如何预防马蜂(黄蜂)蛰伤?
对于蜂蛰伤最主要的是预防:
(1)养蜂人作业时应充分做好防护措施。
(2)普通人野外工作或玩耍也应穿合适的衣服(不要穿颜色鲜亮的衣服,不要穿暴露过多的衣服,可以穿一些户外活动的衣服、戴帽子、手套)。
(3)教育儿童不要追逐蜂群,更不要刺激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