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养生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蜂蜜作为养生的必备佳品更是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网上有很多网友在提问:蜂蜜中的沉淀物是什么,那种白色的沉淀,是掺了白糖吗?蜂蜜变质了吗?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以及含有一定的维生素、矿物质、活性酶、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其中糖分约占80%左右,糖分种主要包括两种单糖,即:葡萄糖和果糖。它原本就是糖的过饱和溶液,而葡萄糖自身就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小结晶核就会不断析出,最后形成结晶体。
蜂蜜中的白色沉淀物是蜂蜜结晶了,多数蜂蜜在久置之后会出现白色或者琥珀色的沉淀物,根据蜂蜜的品种的不同这些沉淀物的颜色和形状也可能不一样,这不是白糖,这是蜂蜜的一种很自然的物理现象,叫做蜂蜜结晶。
大多数蜜友朋友所说的蜂蜜下面白色结晶就是指的蜂蜜结晶,并不是白糖。当蜂蜜出现结晶的情况时,大家也不需要太过于惊讶。结晶改变的只是蜂蜜的外观,并没有影响蜂蜜的质量和作用,因此还是可以继续食用的。
有些蜜友也很好奇,为什么自己家的蜂蜜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蜂蜜结晶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像蜂蜜的成熟度、环境以及温度都会影响蜂蜜结晶情况,我们无法避免结晶产生,也无法控制结晶的出现,这都是正常的情况。
每一种蜂蜜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化学构成,比如其中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等等,如果一种蜂蜜的葡萄糖含量大,果糖含量小,那么这种蜂蜜就比较容易结晶或者结晶速度很快,比如油菜蜜、苕子蜜、椴树蜜等等;而如果一种蜂蜜果糖含量高,葡萄糖含量小,那么它就不容易结晶或者结晶速度很慢,比如洋槐蜜、枣花蜜、荔枝蜜等等。
但是若是用蜂蜜结晶与否来判断蜂蜜的真假,就有点不准确了。毕竟随着造假技术的进步,现在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造假都需要依靠科技检测来准确分辨。由此大家要想避免购买劣质蜂蜜,可以在购买前要下检测数据,这样自己对蜂蜜质量也有个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