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蜂对中蜂有排他性,可能不接受介入的中蜂脾
中蜂脾面上一般子蜜不分离,总是夹杂着各日龄的卵、虫、蛹以及部分花粉和储蜜。根据笔者自己对蜂群做的实验发现:放进意蜂群中的中蜂脾虽说有正在出房的老熟子脾,但如果间杂着不少卵、虫等,意蜂的反应就会十分强烈。除了封盖的老熟中蜂蛹部分会被意蜂工蜂所接受外,其余刚封盖的以及未封盖的大小中蜂卵虫,统统会被意蜂工蜂所清除,这样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损失。
二、介入意蜂群治螨的中蜂脾需求量大,治螨代价昂贵
结合第一点说的原因,虽然在意蜂群中加入了两三框带卵虫的老熟中蜂子脾,最后可能出来的只有一两千只中蜂。这样的话,如果用这个方法给一个十五六框的继箱意蜂群治螨,至少就要有五六框中蜂子脾加入此意蜂群内,出房的中蜂工蜂数量才能够为意蜂治理螨害。否则如果加的太少,可能就是杯水车薪,根本没用。
显而易见,要想有足够的中蜂脾,那就要动用许多中蜂群。这是因为中蜂繁殖的速度很慢,需求的子脾不可能在一群全部抽调,否则相当于毁掉这群中蜂。因此,要想用这种方式治螨,那得养多少群中蜂呢,给管理又带来多少麻烦,又得投入多少成本,显然代价昂贵!
三、意蜂咬中蜂巢脾,损坏中蜂巢脾造成损失
意蜂和中蜂形体大小不一,生长居住的巢房孔眼自然也大小不一。把中蜂子脾介入意蜂群治螨后,意蜂工蜂在清除中蜂的卵虫、清理已出房的空房孔以及搬食中蜂脾内的蜜粉过程中,由于体型较大,会把部分中蜂脾咬破和挤坏变形。久而久之,整个中蜂脾就不能再用,只能重新化蜡,对养蜂人来说又是一个损失。
四、介入成功的中蜂经常提前消失
在和一些用此方法试验成功的蜂友进行交流时,他们表示:虽然介入意蜂群后,出房的中蜂被接受,但数量减少的很快,很多在出房十几二十天之后就消失不见。
对此,笔者原本估计是被意蜂蛰咬致死,但蜂友又反应箱外很少见到中蜂尸体。后来笔者又想,那很有可能是出房后的中蜂在试飞或者采集时谜巢混入了其他中蜂群,但此想法并无试验证明,只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