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蜂群管理中,我们常常提倡要蜂多于脾或者蜂脾相称,但一些新手朋友出于经验不足或者不太懂,很容易忽略这个要素,造成蜂群发展滞后或者出现群势衰退的迹象,那么应该如何搭配蜂和脾之前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少脾多会出现什么情况吧!
蜂少脾多对蜂群保暖降温不利
在蜂少脾多的蜂群中培育出来的工蜂不仅个体偏小且存在营养不良,导致出勤率低,采蜜不积极等现象,严重影响蜂蜜产量。所以在晚秋时节到次年春繁期间,要紧缩巢脾,让蜂多于脾,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当到了油菜花开放的季节时,为了加大采蜜量,就要让蜂脾相称,然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培育新蜂王和分出新蜂群。如果养殖的是中蜂,那么始终保持6脾以下的群势是比较容易控制蜂群起分蜂热的,采蜜效果也好,非常便于管理。 当夏季来临时,蜂箱内部温度会高出外界温度10度,当外界自然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情况下,蜂群将开始自行扇风降温,以确保蜂箱内气温保持在35℃,因为这正是蜂群所需的繁殖温度。炎热的夏季是中蜂繁殖一道艰难关卡,如果太热高于36度,蜂王产卵时就会出现稀稀拉拉的情况,工蜂无法保护产在蜂脾边沿上的卵、虫,最终这些虫卵面临死亡,然后被拖出蜂巢,蜂王躲到蜂箱中凉快的边角,此时就会出现工蜂消极怠工,采集不积极,降温效果差,自然产量也不会高。
蜂少脾多对蜂群保湿繁殖不利
一是蜂少脾多,则蜂脾面积就大,当外界酷暑难耐时,工蜂要外出采水以供蜂群消耗,帮助蜂群保湿,这无形中增加了采水工蜂的工作难度。二是蜂少脾多,会迫使蜂王不停的产卵,最终脾面蜜蜂稀少,幼虫却增多,哺育蜂难以顾及到那么多幼虫,造成幼虫营养不良,就算是羽化成蜂的新蜂也会面临先天性不足或残缺的迹象,发育成所谓“爬蜂”,只能爬行无法飞翔等。
蜂多脾少对蜂群预防敌害不利
一般中蜂囊状幼虫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死的一般都是孵化后第7天快封盖的大龄幼虫,当幼虫处于这个日龄阶段时,是不能有外界干扰的,否则会导致幼虫无法正常吐丝做茧;二是夏季箱内闷热、造成工蜂出现“急躁”情绪离开巢脾,使工蜂处在无能为力的状态,造成烦躁不安而消极护子,一旦蜡螟成虫飞进蜂巢,产卵几率十分高,造成蜡螟乘虚而入诱发巢虫危害,最终发展成弱群。弱群不仅产量稀少,且抗病能力相对较差,易患病。工蜂工作量大,寿命短,幼虫日龄混杂,不利于蜂群管理。
总结:蜂少脾多是非常不利于蜂群管理的,不但蜂蜜产量较低,且抗病能力也很差,所以提倡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的饲养模式,这也是有经验的养蜂人需要掌握的养蜂技术之一。所谓的“养蜂之道”,不只是依靠师傅口传心授,更多的是靠自己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才能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