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工养殖中蜂基本就是土养和活框养殖两种方式。土法养殖中蜂只要管理得当,蜜源好的时候发展非常快,但是不足之处也很多。比如检查蜂群费时费力,分蜂季节查看王台费劲,摘除王台总是有漏网,导致蜂群不停地分蜂,就一个分蜂季就可以分2-3群,甚至更多。这样的分蜂对原群影响较大,蜂群采集力不足,后期发展慢,很难获得蜂蜜丰产。相比较于土法养殖中蜂,活框饲养中蜂管理上就显得非常轻松简单。比如分蜂季节来临,养蜂人可以及时提脾查看王台并清除,可以人为控制不分蜂或少分蜂,这样比较容易获得蜂蜜丰产。
蜂群为什么要自然分蜂?
往大的方面讲是蜜蜂为了种群的延续,千百万年自然进化而来的结果;往小的方面讲是由于蜜蜂种群强盛,发展空间受限,劳动力过剩,加之有丰富蜜源植物这个条件,通过分蜂让过剩劳动力发挥作用,增大原群的发展空间,维持蜂群的平衡。自然分蜂有个特点就是蜂群能很好的平衡分蜂群和原群的各龄蜜蜂的比例,分出去的蜜蜂基本不飞回原巢,筑巢快速,采集力强,蜂王产卵力强,哪怕是老蜂王。而人工分蜂是人为操作的结果,不符合蜂群分蜂自然规律,通过把蜂群一分为二或三,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弊端很多。首先是无法平衡分蜂群和原群的适龄蜂比例,再加上人工分蜂群大量采集蜂飞回原巢,导致分蜂群群势变弱,群内蜂粮不足,分蜂群很难发展起来。
那自然分蜂群为什么会优于人工分蜂群呢?
小编就说下自己饲养自然分蜂群和人工分蜂群的两点体会。体会一、分蜂季节,都是一个蜂场的蜂群,有的自然分蜂,有的人工分蜂。小编饲养自然分蜂群和人工分蜂群都是同时开始的,结果两个月之后自然分蜂群蜜多、子脾多,还分蜂了。而人工分蜂群不仅蜜粉缺,子脾少,蜂量也刚刚恢复到分蜂时的蜂量。同是一个蜂场的蜂群,自然分蜂群蜜蜂基本不飞回原巢,哪怕是放在原群旁边也不飞回原巢。而人工分蜂群就出现了大量回蜂现象,哪怕是和原群紧挨着,巢门紧挨着,也不能达到平衡采集蜂的目的,人工分蜂群的采集蜂还是大量飞回原巢。人工分蜂出去3脾蜂,第二天就会飞回原巢一半,导致人工分蜂群蜂量下降,保温、育子、采集蜂量严重不足,如果还缺蜜少粉那就更难发展。
体会二、自然分蜂群和人工分蜂群蜜蜂的筑巢、采集、育子、蜂王产卵情绪是不一样的。小编为了不让人工分蜂群出现回蜂,就把人工分蜂群安置到离蜂场三公里远的地方。也是同时开始饲养自然分蜂群和人工分蜂群,起始蜂量都差不多,蜂王也都是一年老蜂王,唯一不同是人工分蜂群带有蜜粉子脾,而自然分蜂群就是放入两张巢础。一般人都会认为带有蜜粉子脾的人工分蜂群会发展的快些,但是事实是经过两个月的发展,自然分蜂群和人工分蜂群的群势没差多少。为什么占据优势的人工分蜂群会被自然分蜂群赶超?主要因素还是自然分蜂群筑巢、育子、采集情绪比人工分蜂群强,更加努力。其实道理也是很简单的,就像我们人类一样,越是一穷二白,越是想努力让自己奔小康。等到奔小康之后,就没有以前的紧迫感和压力,那么就没以前努力了。其实自然分蜂群就是一穷二白的,而带有蜜粉子脾的人工分蜂群就是小康状态的。自然分蜂群的出勤率,育子量,蜂王的产卵量都远高于人工分蜂群。当天放入自然分蜂群的两张巢础,一晚上蜜蜂就会筑好巢房,蜂王也已经产卵了,过一星期就会发现巢脾上卵、幼虫、子脾、蜜粉都有了。而人工分蜂群还是一样按部就班,被自然分蜂群后来居上也不足为奇了。而且养蜂人会发现很有趣的一个现象,自然分蜂群的产蜜量远高于人工分蜂群,再次发生分蜂的时间比人工分蜂群(不回蜂)长,分蜂的概率低。
蜂群发生自然分蜂虽然养蜂人收蜂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但是后续自然分蜂群管理较为轻松,容易获得蜂蜜丰产。人工分蜂虽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后续管理是比较费心的,同场回蜂不可避免,不然只能把人工分蜂群搬离原场三公里外安置,养蜂人管理上和精力上都要付出更多。小编养殖中华蜜蜂都是以自然分蜂群为主,人工分蜂为辅,自然分蜂群主要是为了多产蜜,人工分蜂群主要是为了增加蜂群数量,具体哪一种分蜂方式,就要看各位主要以什么方式养殖为主来合理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