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黄蜂等,体大身长且毒性较大,是一种较凶猛且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群居性生活,以一个蜂巢为一个群体,蜂巢是通过使用类似薄薄的纸浆般的木浆建造而成,以猎取其它昆虫或小型动物以及植物为主,属杂食性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那么马蜂在家筑巢是凶是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马蜂在家筑巢是凶是福?
马蜂作为一种昆虫,筑巢是其天生的自然本能,在哪里筑巢与是凶是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虽然如此,但马蜂是一种比较凶猛的昆虫,其攻击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但为保证安全,最好还是在马蜂群体还没形成气候的时候,尽量的赶走,以免以后伤及他人。总的来说,马蜂在筑巢地点的选择上是比较谨慎的,一是为利于群体繁衍生息,马蜂会选择在冬暖夏凉、气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建造蜂巢,二是附近必须要有可饮用的干净水源地,三是筑巢地需要有较好的安全性,不易被发现或攻击,四是还要保证筑巢地附近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只有符合这些条件,马蜂才会选择筑巢。
被马蜂蛰了如何处理?
1.一旦被马蜂蛰伤后,被蛰处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和瘙痒,这是一定要观察皮肤里面是否有滞留的毒针刺;
2.如果感觉疼痛或肿胀,可立即用冰块敷在被蛰处可有效缓解,如果疼痛难忍则可立即服用一些止痛类的药物以帮助减轻痛苦;
3.如果有过敏反应或者蜂毒有蔓延的可能,则需要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严重者建议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诊治;
4.被蛰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喘粗气、声音变粗,则要马上送往医院急救,以免伤及性命。
为什么不能招惹马蜂?
马蜂和勤劳可爱的蜜蜂相比,简直就是强盗一样的存在,马蜂不仅抢夺、猎杀、蜇人,无恶不作,而且它们几乎分布于世界各地。雌马蜂尾端有钩状螯针,螯针中贮存着毒液。当雌马蜂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毒液可以让人产生过敏性或毒性反应。和蜜蜂不同的是,蜜蜂蜇人后会立即死去,原因是它们尾巴端的毒针与内脏相连,而马蜂则不同,它们蜇人后并不会死,因为毒针没有与内脏相连,丢掉钩子不会将内脏带出体外,所以它们可以反复攻击人畜等。
除了人,很多昆虫也不敢轻易招惹马蜂。因为马蜂是杂食性昆虫,喜欢将采集的花粉、花蜜和果实作为食物,也喜欢吃蝉、蝗虫等昆虫。马蜂生性霸道,常常抢夺其他蜂虫的食物,而对方却毫无招架还手的能力,因为弄不好自己也会被强盗吃掉。
如何消灭马蜂窝才安全?
1.药物毒杀:每年的春季是马蜂活动的重要季节,一般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出现,此时,所建造的蜂巢也较小,可通过直接摘除毁掉,也可通过食用布条、毛巾或者口袋包裹住蜂巢,扎紧袋口直接除掉。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喷射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然后用口袋(如:编织袋等)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摘除蜂巢烧掉或踩烂,摘巢时间最好在晚上或雨天进行,因为雨天马蜂很少出巢活动。
3.用水消灭:有些马蜂会在高处筑巢,这时可通过高压水枪瞄准蜂巢强力喷水,因蜂巢是用较薄的木浆做成,极易被打碎,如果没有条件,也可采用在长竹竿或木杆的一端捆绑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先点燃棉花,然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
4.火攻蜂群:每年的深秋季节,气温降至15度时马蜂群就会开始离巢,飞迁到石洞、草堆等相对温暖的地方御寒,然后结团在一起(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如果此时发现蜂群可采用火对抱团的蜂群烧毁。
5.采水毒杀:马蜂和蜜蜂一样,也有采水的特点,在马蜂取水的地方可放置加入农药装水器皿,一旦马蜂采水后就会中毒死亡,不过此法需要注意人畜安全,且不可误食或喷淋到自身以免影响安全。
6.蜂尸诱杀:马蜂是一种杂食性昆虫,不但捕捉小型动物,连同类也会捕杀,我们可利用这一习性,用事先准备好的马蜂尸体诱捕马蜂,当马蜂咬食同类尸体时,迅速出击用拍子直接拍死,操作中药注意安全,一旦没拍死很容易引发马蜂群攻击,事先应做好自身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