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属于我国特产的蜜源植物,乌桕的适应性很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沁蜜量丰富,属于我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乌桕蜜也属于主要蜂蜜品种,产量很大,属于夏季蜂蜜品种,蜂蜜的质量稍次。
乌桕的主要分布地区为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乌桕的花期一般在5月中旬,海拔较高的地区花期可以推迟到7月上旬。乌桕的分布广泛,但以四川、贵州、湖北、浙江等地的产蜜量较高而且稳定。
乌桕蜜为淡琥珀色,结晶以后呈暗乳白色,结晶颗粒较粗,味道甘甜。乌桕蜜按照蜂蜜品种划分等级,属于3等蜂蜜品种。
影响乌桕流蜜与蜂蜜产量的几个因素:
第一:蜂种
蜂种也有优劣,就算是在同一个地方,采蜜能力强的蜂群,产蜜能力自然要好过其它蜂群,所以蜂种自身对产蜜就是一个影响,不同蜂种产蜜能力也会出现差异。
第二:气候
养蜂业上有一句话,叫做“看天吃饭”,其实这句话并不夸张,就算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如果气候条件不好,比如今年发生了冰雹,去年没有,必然发生冰雹的一年会减产很多,甚至在养殖技术不好的情况下还要亏本;另外,比如在雨季较多的季节,与雨季分布均匀的季节来说,气候必然对蜂蜜的产量造成影响。
第三:养蜂人的问题
对于养蜂来说,其实很多养蜂工作都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比如我们在大流蜜期来临的时候,需要培育大量采集蜂,还要让流蜜期到来的时候蜂群中的蜜蜂正好适合采蜜,如果我们培育的采集蜂比较晚,则容易在大流蜜期来临的时候蜜蜂还不能采蜜,过早了又容易出现蜜蜂在大流蜜期来临的时候过老,或者很多朋友没有培育采集蜂,在大流蜜期来临的时候,必然造成采蜜情况不一样,收获的蜂蜜也不一样。
第四:蜜源分布的问题
如果我们在一个一年四季温度适宜,蜜源充足的地方养殖蜜蜂,一年可以收获三四次蜂蜜,而我们在一年只有一两个主要蜜源的地方采蜜,一年可能就只能取蜜一两次,显然这两种情况下蜂蜜的产量也是不相同的。
总结
总体来说,影响乌桕蜜产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单从我们养殖了多少蜜蜂就能收获多少蜂蜜的角度来说,这是无法衡量的,我们有可能收到大量的乌桕蜜,也有可能颗粒无收,还有可能获得少量的乌桕蜜,所以关于影响乌桕蜜产量的因素,应该与我们养殖的地点和养殖方式等情况综合来看,并不能笼统的说我们养殖了多少蜜蜂大概就能收获多少乌桕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