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产地与引入历史
(一)原产地
喀尔巴阡蜂原产于罗马尼亚(图1),乌克兰西部的喀尔巴阡山区也有分布。罗马尼亚境内平原、山地、高原各占1/3,喀尔巴阡山脉呈弧形盘踞中部,多瑙河下游流经南部。全境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年降水量少,温度变化剧烈并有强烈的气流。蜜源植物种类繁多,蜜源丰富,主要蜜源植物有刺槐、椴树、向日葵、紫穗槐(图2)、老瓜头(图3)等。以及生产甘露蜜的森林蜜源植物。在类似的自然条件下,喀尔巴阡蜂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
(二)引入历史1978年农林部由罗马尼亚引进喀尔巴阡蜂王,交由辽宁省大连华侨果树农场养蜂队饲养,1979年转至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繁育保存至今;2003年罗马尼亚赠送给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20只喀尔巴阡蜂王。目前,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已繁育保存60多群纯种喀尔巴阡蜂。
二、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喀尔巴阡蜂为黑色蜂种,其体色和个体大小与卡尼鄂拉蜂相似,但腹部较卡尼鄂拉蜂细。蜂王为黑色或深褐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图4)。雄蜂为黑色或灰褐色(图5)。工蜂为黑色,覆毛短,绒毛带宽而密,有些工蜂第2~3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少数工蜂具棕红色环带(图6)。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喀尔巴阡蜂比卡尼鄂拉蜂更温驯,更节约饲料,越冬性能更强。
蜂王产卵力强,产卵整齐,子脾面积大,子脾密实度高达92%以上,子脾数达8~11框,群势达12~14框时也不发生分蜂热。育虫节律陡,对外界气候、蜜粉源条件反应敏感,外界蜜源丰富时,蜂王产卵旺盛,工蜂哺育积极;蜜源较差时蜂王产卵速度下降,不哺育过多幼虫。蜂王喜欢在新脾上产卵,秋季胡枝子蜜源后期,在新脾上新培育的蜂儿也能安全羽化出房,子脾成蜂率达95%以上,高于其他蜂种。采集力特别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节约饲料,在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性情较温驯,不怕光,开箱检查时较安静,但流蜜期较暴躁。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弱。以弱群的形式越冬,在纬度较高的严寒地区越冬性能良好,越冬蜂死亡率低于15%。抗蜂螨能力强于其他西方蜜蜂品种。喀尔巴阡蜂不耐热,蜂群失王后容易出现工蜂产卵现象。
(三)生产性能
喀尔巴阡蜂的产蜜能力特别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椴树花期,一个喀尔巴阡蜂强群最高可产蜂蜜50~80kg。产浆能力低,在大流蜜期,每群72h产王浆25~30g,但其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很高,超过2.0%。可进行花粉生产,年群产花粉2~3kg。泌蜡造脾能力强,据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1983年测定,喀尔巴阡蜂在4个月繁殖和生产期里群均产蜂蜡量319g。其蜜房封盖为干型(白色),适于进行巢蜜生产。此外,喀尔巴阡蜂还可用于为果树及大棚内蔬菜和瓜果授粉。